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汉阴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健康共同体总院召开现代医院管理培训会
- 钛中氧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精准测定钛中氧含量
- 2025潜江龙虾网络红人嘉年华在汉启幕
- 泉州出台意见促进小额贷款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 周口博爱医院常态化为民义诊活动本期走进淮阳县
- 巴克利喷勇士"女子篮球队" 科尔:他和我们有仇
- 关注耳鸣:别让“脑袋里的噪声”偷走您的健康
- 厦门首座以南音为主题的公园下月上旬完工 位于翔安欧厝
- 长信科技:稳健触显龙头 开辟5G及OLED蓝海市场,企业新闻
- “拾”回的循环经济——我市大力推进环保农膜使用及回收利用调查
- 新方便食品风头正劲,重塑市场格局,国圆系列霸气登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7月1日实施,有这5方面亮点→
- 2020年中考落下帷幕 成绩8月7日左右揭晓
- NBA调查:您认为汤普森是否受杜兰特加盟影响?
- 人才政策进企业 为企服务零距离
- 本週重點回顧:科技股業績亮眼,半導體產業歪腰|天下雜誌
- 法治课堂开讲啦!护航青春助成长
- 冠军远去而MVP近在咫尺 三双狂魔威少求仁得仁?
- 人才政策进企业 为企服务零距离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识途研究中心成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